國文教/學
千慮一得齋OnLine_觀死書齋-Yahoo/Hexun/Blogger/sina/Xuite
觀死書齋暨Spread、和訊博客全文檢索
2020年6月9日 星期二
讀《曾文正公家訓》實境秀 73/ 同治四年六月二十五日
字諭紀澤:卄四日接奉 寄諭,知沅叔巳 簡授山西巡撫 ,諭旨咨
少泉
宮保處,
(
孫守真按:
李鴻章字
少
泉
。)
爾可借閱。沅叔之病不知此時全愈否。余須寄信囑其北上 陛見之便,且至
徐州
兄弟相會。
陳刻廿四史頗為可愛,
(
孫守真按:愛,
②
單字想複詞
→
愛不釋手、寶愛之愛。)
不知其錯字多否。《幾何原本》可先刷一百部。
曾恆德
無事亦可來營。余又有取閱之書,可令
滕
中軍派兵送來,錄如別紙。
「掉頭」還是「調頭」?「掉轉」還是「調轉」?
敬啟者:
「掉頭」還是「調頭」?「掉轉」還是「調轉」?「
掉
」字才有搖動、轉動之義。是不位移,在原位的,只是轉了個方向或勢態。如「尾大不掉」,決定不可寫成「尾大不調」,因為尾還在身上,沒位移、沒離身、沒離開
……
。「掉頭不顧」「掉頭」也是一樣的道理。「調」,則是原本不在其位置上的,用別地方的來取代現在這個位置上的,如「調動、調來
……
」。故「調動」同義於「異動」,正因為是「異」「地」而「調」也。因此,如果「掉頭」寫成了「
調頭
」,那不就是把別人的頭安在自己的頭上了?對嗎?所以有「
調頭寸
」,並沒有「調頭」也。「
頭寸
」原來非我所有,因係從別處取得,故用「調」,不用「掉」;若原本就沒有頭寸,又怎麼「掉」(舉、搖、動
……
)得起來呢,因此是需要在別處取得、調來
(用)
的,但「掉頭」可不能從別處取得「頭」來用吧?!
然貴典「
調頭
」一詞釋義第一則卻云:
調轉行進的方向。如:「不知為什麼?他一看到我
調頭
就走。」
這裡「調轉」的「調」應讀平聲「
ㄊㄧㄠ
ˊ
」,是「調整」行進方向或角度的意思,怎能音去聲「
ㄉㄧㄠ
ˋ
」?再查「
調轉
」一詞,則唯見《水滸傳》才有:
回轉。《水滸傳》第四回:「智深等了一回,
調轉
身來,看著右邊金剛。」也作「
掉轉
」。
蓋或是俗寫誤用,訛以傳訛,故
《漢語大詞典》
(卷
11
,頁
313
)
只好說「調轉」即「掉轉」
,所引
柳青
之作,亦沿訛不悟而已。
雖說語言有積非成是者,如「每下愈況、朝三暮四」者是,然貴典既為一國之準的,掌普世之教育,亦恆講究於極是,不因眾口而爍金
(如「仔、癌、下
載
、
潔癖
」之讀音,俗皆不用正音,貴典則須堅持)
,為全國所仰瞻,自應謹慎,辨其本末源流才好。故即使如《漢語大詞典》釋「調」
(音
di
à
o
)
字有(原位)「轉動」之義:
但終非正詁,不可為訓,故其所有之例句書證亦不多,則
貴典於「
ㄉㄧㄠ
ˋ
」音,不取此義
,意甚顯然。
焉可以偏概全,用閨為正?且所引《後漢書》其文是否為
(原位)
轉動之義,猶可商榷。即使如此,也不過是「掉」之假借,非本義、正義也。
柳青
氏誤以「調」當「掉」用,已很顯然。萬不宜信假為真,以訛傳訛,不加辨白。(猶
「掉」亦通假為「調」,可見二者互假
,但「掉」作「調」用,也絕非正例、正義,不宜苟且因循。」)
「掉換、掉包」仍當以「調換、調包」為正例也,故貴典也僅置於末端,顯係末流之積非成是、積重難返者而已。而竊意以為於此,貴典仍應略加辨析訂正之也,以免有誤導讀者之嫌也。
又或者《水滸傳》其此原文「調轉」之義,也僅只是調整角度、轉過身來之義,並不同於「調頭」也!這裡的「轉身」,即「掉頭」,是決定不能寫成「調頭」矣!
最後,
「調頭」一詞第
1
釋義,也唯有貴典編輯人員自己造的句子
,不知是否還有其他名言雅句若此慣用,可為有力佐證。否則,不免令人懷疑這一條釋義僅係編纂人員誤用而不自知,還強為之解。即使能自圓其說,然此「調頭」的「調」也不能讀成成去聲,當讀成平聲「
ㄊㄧㄠ
ˊ
」,要讀作去聲,亦不過「掉」字之假字而已矣,不可不明也。耑此,敬頌
道安
愛用者佛弟子孫守真任真甫合十敬啟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