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慮一得齋OnLine_觀死書齋-Yahoo/Hexun/Blogger/sina/Xuite

觀死書齋暨Spread、和訊博客全文檢索

2018年1月25日 星期四

經義述聞·阮元序

昔郢人遺燕相書,夜書,曰:「舉燭」,因而過書「舉燭」,燕相受書說之,曰:「舉燭者,尚明也;尚明者,舉賢也。」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鄭人謂玉未理者「璞」,周人謂鼠未腊者「璞」,周人曰:「欲買璞乎?」鄭賈曰:「欲之。」出其璞,乃鼠也。夫誤會舉燭之義,幸而治;誤解鼠璞,則大謬。由是言之,凡誤解古書者,皆舉燭、鼠璞之類也。古書之最重者莫逾於經,經自漢晉、以及唐宋,固全賴古儒解注之力,然其閒未發明而沿舊誤者尚多,皆由於聲音文字假借轉注未能通徹之故,我朝小學訓詁,遠邁前代。至乾隆閒,惠氏定宇、戴氏東原大明之,高𨞄王文肅公以清正立朝,以經義敎子,故哲嗣懷祖先生家學特為精博,又過於惠、戴二家。先生經義之外,兼覈諸古子史。哲嗣伯申,繼祖又居鼎甲,幼奉庭訓,引而申之,所解益多,著《經義述聞》一書,凡古儒所誤解者,無不㫄徵曲喻,而得其本義之所𡉈,使古聖賢見之,必解頥曰:「吾言固如是!數千年誤解之,今得明矣。」嘉慶二十年,南昌盧氏宣旬讀其書而慕之,旣而伯申又從京師以手訂全帙寄余,余授之盧氏,盧氏於刻《十三經注疏》之暇,付之刻工,伯申亦請余言序之。昔余初入京師,嘗問字於懷祖先生,先生頗有所授;既而伯申及余門,余平日說經之意,與王氏喬梓投合無閒。是編之出,學者當曉然於古書之本義,庶不致為成見舊習所膠固矣。雖然,使非究心於聲音文字以通訓詁之本原者,恐終以燕說為大寶,而嚇其腐鼠也。
嘉慶二十二年春,阮元序於荊州舟中
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13214&page=2

2018年1月13日 星期六

許慎〈說文解字敘〉一起讀懂實境秀 5/ 故謂之文…書者如也 經義莛撞、居德則忌、居德明忌、依類象形詳解



0:40 易順鼎《經義莛撞》怎麼找到的 12:30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琴志樓叢書》
略整理其中的
20:05 《寶瓠齋雜俎之六·楚頌亭詞弟四集》〈醒人吹笛譜·八犯玉交枝·榕城晚秋南歸賦感〉
7:45 bingo 中大獎了,找到了
《經義莛撞》三卷即在《琴志樓叢書》裡
11:00 〈經義莛撞自敘〉
敘曰:古者十五入小學,
11:15 三年而通一經。《論語》云:三十而立,謂五經皆立也。 11:45 犬馬之年二十有七矣, 13:00 少溺于文詞,長攖于世故,蓋自𡻕庚辰以後,始有志讀經焉;而五上燕臺,再踰黔領,一遊并門, 14:18 南北往還,以舟車為家室, 14:40 既無師友麗澤之助,復異下帷閉戶之勤,靡暇鑽研……光緒甲申九月易順鼎

20:55 《居德明忌》
26:18 夬〈大象〉:「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王注:「夬者,明法而決斷之象也。忌,禁也。法明斷嚴,不可以慢, 49:05 故居德以明禁也。」正義亦云:「其在身居德,復須明其禁令也。」是王輔嗣本作「居德明忌」。按《說文·敘》云:「夬,揚于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君子所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也。」 30:45 据「宣教明化」之言,疑許君引《易》亦作「明忌」,後人据今《易》改之, 37:05 若作「則忌」,與引經之旨無所附麗矣。 39:11 竊謂「忌」即「誋」字,《廣雅·釋詁》:誋,告也。明忌即《淮南子》 40:07 所謂昭誋,〈繆稱訓〉:「目之精者,可以消澤,而不可以昭誋。」 43:00 高誘注:昭道誋戒也。不可以教導戒人。高解「昭」為「教導」,解「誋」為戒人,正與許君「宣教明化」、 42:28 王注「明法決斷」義合。 45:34 又〈齊俗訓〉:日月之所照誋,昭、照古字通,亦謂日月昭示人也。《說文·言部》:「誋,戒也。」卽本古《易》、《淮南》義。


50:05 居德則忌 53:54 1:50:30
則忌 兩個名詞:名詞1+名詞2 的讀法。
「則忌」就是「以忌為則(守則、原則、章則、規則、法則…)」

50:50 「則」若是名詞 「忌」也是名詞。則「則忌」就是名詞1+名詞2的讀法:名詞1 →動詞


55:56 ●文: 57:14 錯畫也。「錯」當作「逪」,逪畫者, 57:50 䢒逪之畫也。〈考工記〉曰: 58:15 靑與赤謂之文。逪畫之一耑也。逪畫者,文之本義;彣彰者,彣之本義;義不同也。「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蹏迒之迹, 1:01:00 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依類象形, 1:02:15 故謂之『文』。」 1:02:20 象交文,像兩紋交互也。「紋」者「文」之俗字。無分切。十三部。凡文之屬皆从文。

1:03:30 「魚」的字源。 1:17:25 依類象形=依物象形:依類(之形象去)象(其)形。 1:07:00 課本注釋對「品(萬品)、類(物類與事類)」的誤解。
1:05:30 「人」的字源


1:10:50 倉頡之初作書, 1:12:20 1:16:50 蓋依類16象形,故謂之文; 1:18:00 1:19:00 其後形、聲相益17,即謂之字。 1:10:00 1:27:18 1:36:50 文者,物象之本; 1:43:25 字者, 1:44:44 言孳乳而寖多18也。

箸於竹帛謂之書19。書者,如20也。

1:19:00 其後形、聲相益17,即謂之字
其後:那(之)後
形:形符 緯糸韋
聲:聲符、聲旁
相益:互相增益→衍生、增加、繁多殖
1.形符、聲符本身增加 ⑧找對主詞 ⑨對錯問題,回到二作 後面有「即謂之『字』」
1:26:00
2.形符、聲符相加(組合)後產生的字
相益:相加 結合 益
即 謂 之 字
就 叫 它們
這些 「字」

1:27:45
文者,物象之本
1:28:20
文 者(語助)
文 這個東西
文 這一類的字
文者,(是)物象之本 ⑤添字還原
1:29:00
物象:物體形象
物象:④倒序重組 象物
1:29:35
文者,物象之本
文 這一類的字,(是我們藉以想要認識、表達、描繪、指陳…外界)物象的根本
1:30:30 ⑤添字還原
止戈=𭟰=武
1:30:40
人(亻)言=信

字者,言孳乳而寖多18也。
1:37:25
字 者
字 這類的字
言:動詞 說 (就是)說
孳、乳 字形結構兼音義 聲訓(字、孳,用聲音來訓詁、解釋)


孳乳而寖多
1:39:43
寖(ㄐㄧㄣˋjìn):漸 越來越… 字形結構 =寑=寢



箸於竹帛謂之書19。書者,如20也
箸:⑩字彙詞彙能力 筷 ⑨對錯問題,回到二作
③字形結構兼音義
著:②單字想複詞 著作 寫作
於:在
竹:竹 殺青
帛:巾 布

謂 之 書


居德則忌

居常
1:52:00
1.住 ②單字想複詞 ⑩字彙詞彙能力
2.
1:56:45 ∵ ③字形結構換部首 据=據(佔據、佔有) 2:38:55
∴居德=据德=據德=據於德 不見題目只見關鍵字 拮据
2:43:45 2:44:50 2:45:55 3:10:45 《廣雅·釋言》「居,據也。」 3:03:30 (《故訓匯纂》亦有。 3:11:28 3:22:40 3:28:25 《廣雅疏證》云:「 3:28:55 《釋名》云:據,居也。 3:24:45 〈晉語〉「今不據其安。」韋昭注亦云。」又參考《廣雅疏證》此處。),又「【居常】90……居恆也」 2:50:35 (均見《中文大辭典》) 2:59:15 「居」即有「平時、平常」之義(見《漢語大字典》)
1:55:00 《論語‧述而》:「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⑩字彙詞彙能力 ⑩用典、專有名詞、字彙詞彙能力的問題了
1:58:30
「則忌」就猶如「守戒、持戒」
1.
不用⑥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則 連接詞 =就
住在德行(有品德),則(知)忌(忌諱。怕懼)小心翼翼 如臨深淵 如履薄冰
居德(者)則忌 ⑤添字還原
居德=有德 翻譯有德的人就會有所忌諱
居住 有這個房才能居啊 即使只是租,也是在租期中這個房子的使用權是屬於居住的人吧。

2.
居德 ⑥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則忌
則:動詞 以……為法(則)、效法、守法。循著……規則、法則
則:名詞:法則、規則
「則」若是名詞 「忌」也是名詞。則「則忌」就是名詞1+名詞2的讀法:名詞1 →動詞
德:名詞
忌:名詞
居德:翻譯 修德、修身
則忌:以忌為則(則:動詞)
德:正面、善行、善念
忌:反面、惡行、惡念

分成「德、忌」兩面來說,是作文的技巧,「開、合」中的「開」(分開來講)的行文方式
為什麼這麼做?除了可能為了要人留意正、反兩面的兼顧外(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就是為了對偶:
施祿及下
居德則忌
四字相對!

如果要解作「明忌」的話,也應是指「明白忌諱、禁忌」,而不只是「迷信」而已。知其所以然,不會無明地去畏懼。無知是最大的恐懼。

1:59:00
至少有4種讀法
(1)則:遂、就,連接詞
(2)則:動詞,以……為則,則忌:以忌為準則、守則、原則…
(3)則:明
①明忌:明白地宣布禁忌、禁令。(易順鼎氏氏=先生)
②明忌:明明白白忌是怎麼來的,就是不迷信,不是無明,就是知其所以然!
2:05:30 2:06:44
(4)則:常。王引之《經義述聞‧後有則也、則困而反則也、不違則也、順以則也、失則也、乃見天則》(卷二)
2:28:06
引之謹案:《爾雅》曰:則,常也。故《管子·七法篇》曰:物皆均有焉而未嘗變也,謂之則。
2:13:10 〈震〉:來虩虩,恐懼失常,後乃笑,言復其常度,故〈震·彖傳〉曰:「笑言啞啞,後有則也。」「有則」猶言「有常」〈坤·文言〉曰:「後𢔶主而有常」,是也。〈同人·九四〉:「知難而𨓆,始雖困苦,終復其常,故〈同人·象傳〉曰「其吉」。則困而反則也。「反則」猶言「反常」。〈屯·象傳〉曰「十年乃字,反常也」是也。〈謙〉之卦德以謙為常。六四撝謙不改其舊,故〈謙·象傳〉曰:「无不利,撝謙,不違則也。」「違則」猶言「變常」。〈歸妹·象傳〉曰「利幽人之貞,未變常也」是也。〈明夷·六二〉「用拯馬壯,應天合眾,處順安常,故〈明夷·象傳〉曰「六二之吉,順以則也。」「順以則」猶言「順而有常」。〈坤·彖傳〉曰「復順𢔶常」是也。明照四方乃日之常,入于地中,則失常道,故〈明夷·象傳〉又曰「後入於地,失則也。」「失則」猶言「失常」。〈需·象傳〉曰「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是也。天之常道旣健且剛,乾元用九,乃𢔶其常。故〈乾·文言〉曰:「乾元用九,乃見天則。」「天則」猶言「天常」。文十八年《左傳》「以亂天常」,哀六年《左傳》「帥彼天常」, 2:27:59 皆謂天之常道也。解者多以「則」為「法則」。夫「笑言啞啞」,何法則之可傳?「弗克攻,吉」,何法則之可反?「明入地中」,又何失法則之有乎?
2:30:15 居德則忌=居德常忌 ⑥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居=常 定居 就有 常軌
2:43:00 2:49:50 2:59:15

2018年1月9日 星期二

許慎〈說文解字敘〉一起讀懂實境秀 4/ 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故謂之文



36:10 段注:「分理猶文理」
36:54 《漢語大詞典》之誤,「分理」非謂聯繫!

3:20 部=類 8:18 傳=注 皆是換字面爾
14:40 䢒逪=交錯 字形結構換部首 九陽神功第3招
15:45 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里
20:20 者箇=這個 字形結構兼音義
21:35 層面整體動態觀
28:30 長大獨立,不要再靠別人才能懂了。精神的都不嚴選、都不獨立。 29:00 興趣是假的!都可變的。

2:00 文訓逪畫,與彣義別。}}从彡、文,以毛飾畫而成彣彰。會意,「文」亦聲。 3:00 無分切。 3:20 十三部。凡彣之屬皆从彣。●彥:美士有彣,彣作文, 5:02 非是,今正。人所言也。「言、彥」㬪韻。〈釋訓〉曰:美士為彥。郭曰:人所言詠也。 8:18 〈鄭風·傳〉曰:彥士之美稱人所言,故曰彥,有文故从「彣」,〈大學〉彥或作盤,古文假借字。从彣,厂聲。厂,山石之厓巖,人可居者也。呼旱切。是彥,魚變切。十四部。
文二 13:00 3:26:00 3:26:50
●文:錯畫也。 14:15 「錯」當作「逪」,逪畫者, 14:40 䢒逪之畫也。〈考工記〉曰:靑與赤謂之文。 17:10 逪畫之一耑也。逪畫者,文之本義;彣彰者,彣之本義;義不同也。 17:50 「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依類象形,故謂之『文』」。象交文, 19:35 像兩紋交互也。 20:00 「紋」者「文」之俗字。 21:35 無分切。十三部。凡文之屬皆从文。●斐:分別文也。謂分別之文曰斐。〈衛風〉:有匪君子。傳曰:匪, 23:28 文章皃。〈小雅〉:萋兮斐兮。傳曰:萋斐,文章相錯也。〈考工

25:35 26:18 31:01 分理<>紋理 34:00 課本混濫

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蹏迒之迹7,知分理8之可相別異也, 38:20 初造書契9。39:00 百工以乂10,萬品11以察, 51:30 59:15 1:10:10 蓋取諸夬12。「夬,揚於王庭」13, 1:00:30 言文者,宣教明化於王者朝廷, 1:07:11 1:10:28 1:29:02 2:33:25 「君子所以施祿及下14, 1:35:47 2:52:30 居德則忌15」也。 2:33:37
倉頡之初作書, 3:24:08 蓋依類16象形, 3:24:22 故謂之文

1:08:10 「王者」的「王」當念「王天下」的「王」。

39:11
百工以乂10,
萬品11以察
⑥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44:50 解讀 治理 很好的安排 發展 繁榮 榮景
日新月異 翻譯 47:10
百工:
1.百業、各行各業 43:20 工人、工業的借代格(文學語言)
2.工 臣工 ②單字想複詞

萬品 3:08:21
萬物、各種事物
漢語大詞典: 3:09:18
萬品
猶萬物,萬類。
……
課本注釋11: 3:06:31 3:07:05 3:08:45
萬品:萬物的種類。
察:解讀 觀察 翻譯 認識

49:09 這兩句其實和〈養梟〉「食之以玉食,薦之以珠履」讀法類似
不能只讀它字面上的意思!
七星大法 它的要表達的意思:
互文見義

百工+萬品=文明、文化
因為有了倉頡發明了文字,所以文明、文化得到了長足(很大)的發展。

蓋取諸夬12。「夬,揚於王庭」13

51:49 推測(原因、原由)的語助詞

夬卦(前文「八卦」)
藉由夬卦得到的啟示

「之、於」二字的合音
取諸夬
取之於夬 於在句子中間 ④倒序重組
於夬取之

55:00 夬(是)揚於王庭 ⑤添字還原 「是」
揚:⑦先抓動詞 顯揚、發揚…
55:28 揚什麼 ⑧找對主詞 58:40 表哥原理
文明、文化、政治……
揚:類似我們前面提到的發展
王:國王、周王……的王
庭:③字形結構換部首 廷
王庭:朝廷(科學語言) 文學語言 七星大法 統治、治理…

1:00:40 言文者,宣教明化於王者朝廷
言:v. 說 ⑤添字還原 (這就是)說
文者:n.+者 者 有這 的含義 1:01:00
文者:「文」這個東西
宣教明化 1:02:00
宣教明化,解釋「揚於王庭」的「揚」; 1:04:00 就是用「宣、明」來詮釋「揚」字。揚,②單字想複詞 宣揚。
於王者朝廷:「於王庭」

⑥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宣教
明化
就是「宣明教化」 ④倒序重組
一如「家喻戶曉」就是「家戶曉喻」

「君子所以施祿及下14,居德則忌15」也。 1:11:08
君子:君子之德風(風行草偃)的君子 在位者、上位者、統治者 1:16:40
君:尹+口
孔子叫「素王」
所以 1:17:15
以:用
所:這個
⑤添字還原 「來」

所以:用這個(來)
「這個」指「文者」 1:20:25 1:29:02 3:21:20
施祿及下:對外(外人)齊家治國平天下
居德則忌:對內(自己)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 3:21:50
層面整體動態觀 3:23:35
居德則忌 1:20:55
居:住
1:22:40
1.不用⑥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則 連接詞 =就
住在德行(有品德),則(知)忌(忌諱。怕懼)小心翼翼 如臨深淵 如履薄冰
居德(者)則忌 ⑤添字還原 2:30:40
居德=有德 翻譯有德的人就會有所忌諱
居住 有這個房才能居啊 即使只是租,也是在租期中這個房子的使用權是屬於居住的人吧。
1:38:40 2:05:25 2:10:13
沈濂 2:13:20 《懷小編·忌》(卷二) 2:19:20
孔鮒《小爾雅》:惎,忌也。《說文·言部》引《周書》曰:上不惎于凶。今《周書》作「爾尚不忌于凶德。」蓋「忌」與「毒」義為近,《夬·象辭》:「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 2:08:40 德卽「無怨無德」之「德」,「居德」猶言「居功」。 2:29:40
2.
居德 ⑥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則忌 1:24:42
則:動詞 2:31:55 以……為法(則)、效法、守法。循著……規則、法則
則:名詞:法則、規則
德:名詞
忌:名詞
居德:翻譯 修德、修身 3:21:50
則忌:以忌為則(則:動詞)
德:正面、善行、善念
忌:反面、惡行、惡念

1:32:20
分成「德、忌」兩面來說,是作文的技巧,「開、合」中的「開」(分開來講)的行文方式 1:33:10
為什麼這麼做?除了可能為了要人留意正、反兩面的兼顧外(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3:21:20 就是為了對偶:
施祿及下
居德則忌
四字相對!
1:42:10 1:43:40 1:53:09 找易順鼎《經義莛撞》一書 2:04:13
屈萬里先生《周易集釋初稿》(264頁) 2:17:55 2:29:33
◆居德則忌
  易順鼎據王注,謂「則忌」應作「明忌」,言應明其禁忌也。說見 1:53:18 《經義莛撞》。
  《禮運》: 2:01:25 「百姓則君以自治也。」鄭注:「則,當為明。」
  《爾雅‧釋詁》:「則,法也。」 3:21:20

課本注釋15 : 2:40:04 2:46:00 3:01:45 3:02:20
居德則忌:居德,修養品德。則忌,桂馥《說文解字義證》 3:01:10 以為當作「明忌」, 3:15:45 宣明法令禁忌。
2:46:00
「則忌」當為「明忌」。王弼《易》作「明忌」, 2:48:25 2:52:10 2:52:30 故說云「居德以明禁」。 2:56:20 2:59:00

2:59:40 若無如願早日往生,則晚年應可全力在將齋藏掃描以饗天下後學,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2:42:20 2:44:50 版本3:桂馥《說文解字義證》
3:16:50 3:17:42
如果要解作「明忌」的話,也應是指「明白忌諱、禁忌」,而不只是「迷信」而已。知其所以然,不會無明地去畏懼。無知是最大的恐懼。

倉頡之初作書 2:34:30
對應前文: 上下文(前後文)
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蹏迒之迹7,知分理8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9。
之:語助詞,無義

2:36:45 3:14:15 蓋依類16象形,故謂之文
蓋,即前文「蓋取諸夬」的蓋。

2:38:00
依類象形 ⑤添字還原 ⑧找對主詞
類:〈蘭亭集序〉「品類」(俯察品類之盛) 3:06:10
類=品=物( 3:11:20 前文「萬品」=「萬物」=「萬類」)
課本注釋16: 2:39:47 3:06:06
16  類:包含物類與事類。2:41:24 3:12:28 3:13:11
3:14:15 類,就似前文提到的「分理」。分、類

依類象形
依物(去)象形
象:動詞,模仿(它的形象)
3:24:33
故 謂 之 文
所以 叫 它 文
它是指依類象形之字;這種字,叫作「文」。
文:段注本: 3:27:00
文:錯畫也。「錯」當作「逪」,逪畫者,䢒逪之畫也。〈考工記〉曰:靑與赤謂之文。逪畫之一耑也。逪畫者,文之本義;彣彰者,彣之本義;義不同也。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依類象形,故謂之「文」。象交文,像兩紋交互也。「紋」者「文」之俗字。無分切。十三部。凡文之屬皆从文。

1:35:02 臺北靈巖山雙溪小築第五屆護國息災百七中峰三時繫念法會首日紀念照 南無阿彌陀佛

2:20:00 《經義述聞·虞氏以㫄通說彖象顯與經違》:
2:22:15 隱復下,故后不省方。此謂「復」與「遘」通也。然經云:「雷在地,屯」,不云天下有風,何得以遘釋之乎?〈離·象〉曰: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虞曰:乾五之坤成坎,坤二之乾成離。離、坎,日月之象,故明兩作離。陽氣稱大人,則乾五大人也。乾二五之光繼日之明,此謂離與坎通也。然經云:「明兩作」,不云水洊至,何得以坎釋之乎?〈夬·象〉曰:「澤上於天,夬,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虞曰:下,謂剝坤,坤為眾臣,以乾應坤,故施祿及下。乾為德,艮為居謂剝艮。故居德則忌,此謂夬與剝通也。然經云:澤上於天,不云山附於地,何得以剝釋之乎?〈遘·象〉曰:天下有風遘,后以施命誥四左虞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