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慮一得齋OnLine_觀死書齋-Yahoo/Hexun/Blogger/sina/Xuite

觀死書齋暨Spread、和訊博客全文檢索

2019年5月18日 星期六

林占梅〈地震歌〉一起讀懂實境秀 19/ 兩腳圈豚繩索絆-「圈豚」考-衛湜《禮記集說》陳澔《禮記集註》圈豚行,不舉足,齊如流





0:50 2:29:18宋衛湜《禮記集說》:

4:28 鄭氏曰:接武,尊者尚徐,蹈半迹;繼武,迹相及也。中武,迹間容迹也。6:15徐趨,謂君、大夫、士之徐行,皆如與尸行之節也。7:00疾趨,謂直行也。䟽數自若。發,謂起屨也。「移」之言靡迆也。毋移,欲其直且正。「欲」或為「數」。27:00圈,轉也。「豚」之言若有所循。不舉足曳踵,則衣之齊如水之流矣。孔子執圭則然。此徐趨也。席上亦然,尊處亦尚徐也。端行:端,直也。30:02「頤」或為「䨨」。此疾趨也。「執龜玉,舉前曳踵」著徐趨之事。

36:30孔氏曰:此一節明行步疾、徐之儀,貴、賤與尸行步,廣、狹不同。君,天子、諸候也。武,迹也。二足相躡,每蹈於半,未得各自成迹,故云「接武」。尊者舒遅,故君及尸步遅、狹。大夫漸𤰞,故與尸行,步稍廣、速也。士𤰞,故與尸行步極廣;41:00每徙足,間容一足地,乃躡之也。徐趨,遅行也。「疾趨則欲發」者:發,起也。欲屨頭恒起,無復繼、接之異。其迹或䟽、或數,自若,貴、賤同然也。44:00屨恒欲起,手足猶冝直正,不得邪低、靡迆、搖動,故云「手足毋移」也。「圈豚行」者,釋上徐趨之形也。豚,循也。轉足循地而行,不舉足,謂足不離地。47:50 1:06:25齊,裳下緝也。足既不舉,身又俯折,1:08:20則裳下委地曳足,如水流狀也。在席上未坐,其行亦如是「圈豚行……齊如流」也。端行頤霤一經,覆上疾趨之節。端行,謂直身而行。行既疾,身乃小折,而頭直俯臨,1:13:27前頤如屋霤之垂也。矢,箭也。身趨前進,不邪如箭也。弁,急也。剡剡,身起貌也。急行欲速,而身、屨恒起也。踵,謂足後跟也。執龜玉,徐趨之時,1:17:40初舉足前,後曳足跟,行不離地。蹜蹜,言舉足狹數,蹜蹜如也。

1:18:37嚴陵方氏曰:凡行步廣,則疾而勞;狹,則緩而𨓜。尊者𨓜而𤰞者勞,故君至於士,尸行之節,其别如此。起屨雖疾,手足之容亦不可妄有所改移也。「圈豚行,不舉足」者,1:22:45謂回旋而行也。1:23:07羔性聚,豚性散。豚雖性散,圈之則聚而回旋於中矣;1:26:17故取況如此。席雖以坐,其行而就坐之時,亦以是為節焉。剡剡,則如火之趨上,固異乎流之趨下矣。舉前曳踵,1:29:22與〈曲禮〉言「行不舉足,車輪曳踵」同義。「蹜蹜」有難進之意。《論語》所謂「足蹜蹜,如有循」是也。

山陰陸氏曰:所謂「布武」在「繼武、中武」之間。「徐趨皆用是」言雖君、大夫徐趨亦中武也。「疾趨則欲𤼵而手足毋移圈」句,1:35:45「圈」讀如「杯圈」之「圈」,言雖舉趾稍髙,尚循徐趨。1:37:47圈域之內,豚俯其首。豚行,蓋言冕行;知然者,以「端行、弁行」知之也。端行,謂服玄端而行;弁行,謂服爵弁、皮弁而行。前言「執玉龜襲」,1:40:50今此上龜執玉而慎非其至也。

1:41:50 1:51:18 1:51:44慶源輔氏曰:必言與尸行者,著行之徐,非止𨓜也,敬而巳矣。愈尊愈敬。趨,謂行有所向也。疾趨,趨雖疾而布武未改也,故曰足毋移,併言手者,1:55:36亦不改其拱也。故曰張拱而趨。2:02:52至於走,則手不能拱而步濶逺矣。1:41:05行不舉足,足既舉,則衣無撥矣,故其裳下緝如水之自動焉。席上亦然,〈曲禮〉「將即席……衣毋撥,足毋蹶」是也。2:07:20剡剡,銳利也,屨頭發起之貌。舉前曳踵,若所謂不舉足,則前亦不舉矣。蹜蹜如也,2:09:28則有緩而巳。

2:10:18金華范氏曰:此與尸行步疾、徐之節,堯舜之道,孝悌而巳,亦在徐行、疾行之間。兹步武之廣、狹,趨履之遅、速,先王制禮,必在所謹,2:15:30豈可以細故視之。蓋自是充之孝悌,發乎朝廷,放乎道路,所繫豈不重歟。

2:26:41凡行容愓愓,廟中齊齊,朝廷濟濟翔翔。



5:15禮尚往來

14:00 3:09:20字形結構兼音義 聲音變化的關係 ㄡㄨㄩ相通之證

屢縷屨婁 數 樓鏤藪婁



香荽=香菜



1:50 陳澔《禮記集說》1:50:05 2:29:11 2:30:28

2:31:30「知止堂」印

2:37:50書成,甚欲就正于四方有道之士,而衰年多疾,遊歷良艱,姑藏巾笥,以俟來哲。治教方興,知禮者,或有取焉,2:39:50亦愚者千慮之一爾。旹

至治壬戌良月既望後學東滙澤陳澔序

2:47:40音註(按本傳:陳澔,宋末都昌人,博學好古,2:48:17淹貫經史諸子百氏之書,盡必推究,不樂仕進,教授鄉閭,學者尊稱為雲莊先生。元至治中,潜心禮學,所著有《禮記集註》行于世。)

序畢

2:54:20

君與尸行接武,大夫繼武,士中武。徐趨皆用是。

君,謂天子、諸候。接武,2:55:00謂二足相躡,每蹈於半,不得各自成迹也。若大夫與其尸行,則兩足迹相接續,漸卑,故與尸行,步稍廣而速。中,猶「間」也。士與其尸行,每徙足,間容一足地,乃躡之。士極𤰞,故與尸行,步極廣也。徐趨皆用是,謂君、大夫、士,或徐、或趍,2:59:45皆用此與尸行步之節也。

疾趨則欲發,而手足毋移。

此言:若以他事行禮而當疾趨者,其屨頭固欲發起,不以接武、繼武為拘。然而手容必恭,足容必重,不可或低、或斜而變其常度。移,猶「變」也。

3:04:40圈豚行,不舉足,齊加流;席上亦然。

3:05:20舊說:圈,轉也。「豚」之言「循」,讀為上聲。謂徐趨之法,當曳轉其足,循地而行,故云「不舉足」也。方氏謂:「此言廻旋而行。羔性聚,豚性散,圈之則聚而廻旋於其中矣。3:08:45故取況如此。」未知是否。3:14:25齊,裳下緝也。足既不舉,身又俯折,則裳下委於地,而曳足則,齊如水之流。席上亦然,言未坐之時,行於席上,亦當如此也。音註:卷,舉逺反。豚,上聲。齊,音「咨」。

端行,頤霤如矢;3:17:38弁行,剡剡起屨。

端,直也。直身而行。身亦小折,3:19:17故頭直臨前而頤如屋霤之垂。其步之進,則如矢之直也。弁,急也。剡剡,身起之遠。急行則欲速而身、屨恒起也。3:21:25一說:「端」謂玄端、素端;「弁」謂爵弁、皮弁。行容各欲稱其服也。

執龜玉,舉前曳踵,蹜蹜如也。

3:27:40踵,足後跟也。舉足之前,而曳其後跟,則行不離地,如有所循也。蹜蹜,促狹之貌。龜、玉,皆重噐,故敬謹如此。音註:蹜,音「縮」。離,去聲。

凡行容惕惕

「惕」音「㑥」,作「愓」,非。



54:25準備去正德佛堂台北分院恭聆上常下律老和尚開講英譯巴利文佛陀及其弟子真正一生的故事

54:45我是抱著什麼心態分享的1:02:21 3:40:00我這次的聽經聞法的成就



1:29:50以經證經

2:20:18數一數二



3:37:15 〈地震歌〉其他版本 《全臺詩》本

《搜韻》網的注釋是沒有價值的,只是死板、機械地與《漢語大詞典》的詞條作聯結對應而已

3:38:10 如「大兒小兒多避匿」,為何用「兒」字?還疊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