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慮一得齋OnLine_觀死書齋-Yahoo/Hexun/Blogger/sina/Xuite

觀死書齋暨Spread、和訊博客全文檢索

2018年6月10日 星期日

《莊子》(莊子(選))一起讀懂實境秀 10/ 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厲風濟則眾竅為虛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



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 1:41:20 泠風則小和, 1:41:33 飄風則大和, 1:00 1:42:07 厲風濟則眾竅為虛。 2:04:11 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

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无作, 1:00 作則萬竅怒呺。而獨不聞之翏翏乎?

3:20 仰天而噓 仰亦有仰仗、仰賴之義
4:00 古文觀止 一唱三歎!

5:00 《莊子集釋》: 1:11:29 1:47:38
《注》:夫聲之宮商,雖千變萬化,唱和大小莫不稱其所受而各當其分。《疏》: 1:12:05 冷,小風也。飄,大風也。于、喁皆是風吹樹動、前後相隨之聲也。 1:12:30 故冷淸風和聲卽小【王孝魚先生點校時改為「故泠泠淸風和聲卽小」蓋謂原敓一「泠」字也,故補之。實境秀時未寤】, 8:10 暴疾飄風和聲卽大,各稱所受, 1:13:30 曾無勝劣,以況萬物稟氣自然。《釋文》:唱于:如字。唱喁:五恭反。徐:又音「愚」。又: 10:00 五斗反。【真按:即「偶耦」音】1:15:08 李云:「于、喁,聲之相和也。」 12:00 泠風:音「零」。 1:52:56 李云:「泠泠,小風也。」小和:胡臥反;下及注,皆同。飄風:鼻遙反;又:符遙反。李:敷遙反。司馬云:「疾風也。」《爾雅》云:「 14:25 1:16:40 囘風為飄。」不稱:尺證反。其分:符問反; 15:29 下不出者,同。
16:22厲風濟則眾竅為虛。
《注》: 16:50 濟,止也。烈風作,則眾竅實;及其止,則眾竅虛。虛、實雖異, 20:40 其於各得,則同。 40:50 《疏》:厲,大也,烈也。濟,止也。言大風止則眾竅虛, 43:18 及其動則眾竅實,虛實雖異,各得則同耳。 43:40 況四序盈虛,二儀生殺, 45:28 49:57 53:11 旣無心於亭毒, 53:45豈有意於虔劉。 56:15《釋文》:厲風:司馬云:「大風。」向、郭云:「烈風。」 1:19:36 【ㄗz、ㄘc ㄐj、ㄑq】濟:子細反。 1:25:08 向云:「止也。」 57:47 慶藩案:「厲風濟,濟者,止也,《詩·鄘風·載馳篇》『旋濟』《毛傳》曰:『濟,止也。』風止則萬籟寂然,故曰『眾竅為虛。』」
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 1:26:56
《注》:調調、刁刁,動搖貌也。言物聲旣異, 1:01:20 而形之動搖亦又不同也。 1:27:31 動雖不同,其得齊,一耳;豈調調獨是,而刁刁獨非乎?《疏》: 1:06:09 而,汝也。調調、刁刁,動搖之貌也。言物形旣異,動亦不同。 1:06:59 雖有調、刁之殊,而終無是、非之異, 1:07:55 況盈虛聚散生死窮通, 1:08:06 物理自然,不得不爾。豈有是非臧否於其間哉?《釋文》調調:音條。刀刀:徐:都堯反。 1:09:30 向云:「調調、刀刀皆動搖貌。」盧文弨曰:「舊俱作『刁』,俗,今改依正體。」動搖:如字。又:羊照反。
1:29:00 標紅色塊者皆表注疏家用⑤添字還原 法解讀者,未必可靠!
況四序盈虛,二儀生殺,旣無心於亭毒,豈有意於虔劉。……
況盈虛聚散生死窮通,物理自然,不得不爾。豈有是非臧否於其間哉?
此則為其「演義、推衍、引申…」!雖不違莊子之旨,然實非此文之義,乃賞析 可,而解讀 不可。
言物形旣異,動亦不同。雖有調、刁之殊,
莊子此段實只主講「聲」,未講「形」與「動」。雖其有「似鼻」等形,只是為了說明「聲」之由來,是賓,非主!怎可喧賓奪主呢?莊子原文只有「之調調、之刁刁」,哪來的「之殊」?根本就是篡改了原文了!故此非莊周此文原義,乃注疏家之意臆爾!
2:04:14 2:07:50
《莊子今註今譯》,頁43:
〔二八〕調調之刁刁乎:「調調、刀刀」,皆動搖貌(向秀注)。「調調」,是樹枝大動。「刁刁」,是樹葉 微動(胡文英《莊子獨見》)。 「刁刁」,趙諫議本、世德堂本作「刀刀」。
釋德淸說:「調調刁刁, 2:06:31 乃草木搖動之餘也。意謂風雖止,而草木尙搖動不止。此暗喩世人是 非之言論,唱者已亡而人人以緖論各執爲是非者。」
其頁45今譯云: 2:11:45 2:12:12 2:18:12 2:40:40
前面的風聲鳴鳴地唱着:【真按:「鳴鳴」應係「嗚嗚」之訛, 2:53:34 然中華書局本亦未改訂】後面的風聲呼呼地和着。小風則相和的聲音小,大風則相和的聲音大。 2:41:38 大風吹過去了,則所有的竅孔都空寂無聲。 2:17:17 你不見草木還在搖搖曳曳的擺動嗎!
2:13:47 若飄風也翻成是「大風」,厲風也翻成是「大風」,那何故這裡不寫成「飄風濟」而寫成「厲風濟」呢?此《今譯》之未圓之處!可見「飄風」與「厲風」必是不同之風物。
2:18:15 2:28:50 且前文云「未聞天籟」非未見「草木還在搖搖曳曳的擺動」,籟,是簫管,引申為簫管之音,乃至「聲」,乃此段之主旨,何來「擺動」之位置?若要見「擺動」可以說「天『籟』」,籟能擺動嗎?籟只能發出聲音吧?此邏輯之不通也。 2:22:02 且原文也沒有「草木」更沒有「擺動」,只有刁刁、調調! 2:26:11 都是用⑤添字還原 來解讀的;只要不添字可以讀通,就都有篡改原文之嫌了。添字重點是在「還原」,因為原文省略,不得已、不得不去添回去,不是隨讀者意而可擅自去添的,必須上下文(前後文)不斷去斟酌穩當才行的!
2:22:40 刁刁、調調 即使是「動」也是「寂而常照」的「『照』動」;也是「生而無生」的「『生』動」。
2:29:20 且此言「獨不見」即前文的「獨不聞」, 2:36:26 如「新聞」一詞之義,非止於耳聞,則獨不聞,豈能止於耳聞哉?獨不見,又豈能止於眼見哉?七星大法 五官會通!!
2:31:00 如後文「吾聞道矣」的「聞道」,豈可但「聽聞」道便有如此境界與利益、成果?如「朝聞道,夕死可矣」之「聞道」, 2:34:09 2:37:08 乃至如佛經語「聞說阿彌陀佛名號」「聞名」之「聞」,皆非呆呆地科學語言 讀成「耳朵聽聞」可得其要義、真義也! 2:34:20 此聞道,實指「修得道」即相等於「得道」, 2:35:30 猶袁枚〈官癖〉之「聞其事」可翻成「知其事」,不可拘於「聞」就止於「耳聽聞」也!這些,都是 文學語言 非科學語言 也!讀時宜小心仔細反覆推敲才好!

21:20 《孟子》:「 22:20 39:50 【詖=頗=坡=波 字形結構換部首】 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
24:22電腦亦須用智慧也 相(格式顯示)與性(質值讀寫)之不同
25:10 腦袋靈活,一通萬通=莊子的「坐忘」「大通」(同於大通) 51:20
25:40 「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 26:19 是以君子不為也!」【是以=所以;是=所=此,代名詞】白話文言的分界在哪裡?
32:50 用手機看一起讀懂實境秀也方便 時間軸的方便處演示
34:25 自製C#程式軟體之應用 時間軸全形冒號轉半形
38:40 七星大法名稱的由來 七星之主 天策真龍 霹靂布袋戲
39:50國語vs國文
40:20 末學可以安心往生了 感恩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48:40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 49:57 生而無生,注性湛然;無生而生,業果儼然」
50:55 「坐忘」的坐=「坐斷」的坐 「阿彌陀佛,坐斷六根,無造作時」
52:00 Google Drive File Stream 簡介
53:11 無門無毒
53:45 虔劉 殺害義說解 54:40 為虎作倀 55:40 值回票價
1:01:20 「而形之動搖亦又不同也」前後皆云風聲,這裡卻出來個風使物搖動,豈不離題?又添了多少字回去解讀?實有篡改原文之嫌!
1:06:59 「雖有調、刁之殊」莊子有言「殊」嗎?又是添字未必還原而有篡改之嫌者也。
1:39:45 《莊子集解》 1:49:36 「和,胡臥反」誤作「和明臥反」。

1:42:07

②單字想複詞 厲害 嚴厲 最強的風 比飄風(飆風)還大、還要厲害的風。如颱風、颶風、龍捲風之類的
1:42:45 「泠風、飄風」此二者還有「大、小」之分,到了「厲風」呢, 1:48:21 就「其大無外」(大而無外)了!即無大、小之分際,渾成一天然、籟爾!已經是超乎、揚棄、突破大、小相對後的絕對了!就是後文的「若一志」的「一」;而無「二」了!

1:51:10 《莊子今註今譯》 「李云」之「李」即「李頤」 1:58:30
1:53:20 〔二六〕泠風:小風(李頤注)。 1:53:08
馬叙倫說:「『泠』借爲『零』。說文曰:『零,徐雨也。』零風謂徐風。」
〔二七〕厲風濟:「厲風」,烈風(向、郭注)。「濟」,止(郭注)。
馬叙倫說: 1:53:30 「按『厲』借爲『颲』讀若『烈』。《禮記·祭法篇》:『厲山氏』,《春秋》昭二十九年《 左傳》作『烈山氏』。《詩·思齊篇》:『烈假不遐。』鄭r烈』作r厲』,是其例證。」
2:45:35
濟是過、過境,非止也。
《莊子今註今譯》頁43綜括歷來諸家注末後云: 2:08:30
1:54:18 ㄗz、ㄘc ㄐj、ㄑq
1:55:30 泲秭𠂔 姊
楊樹達說:「郭訓『濟』爲『止』,是也;字實假爲『𠂔』。《說文·六篇下·𣎵部》云:『𠂔,止 也』。『𠂔』、『濟』古音同, 2:40:00 2:41:00 故姊水通作泲水。【真按:疑「姊」為「濟」之訛】郭釋『厲』爲『烈』,『厲』、『烈』音同字 通。」
2:46:44 可惜楊氏不讀「濟」之本義為過河、過度,卻變本加厲去讀成「𠂔」的假借字,皆囿於「虛」字成了虛實之虛, 2:51:30 2:52:04 非「仰天而噓」;且未周顧於前文「泠風(濟)則小和」「飄風(濟)則大和」之省略動詞也:上下文(前後文) 2:50:51
泠風(濟)則小和,
飄風(濟)則大和,
烈風〔濟〕則眾竅皆和
2:41:38 2:43:15
2:52:50 而陳鼓應先生「濟」只讀成「吹過去了」完成式,卻沒注意「過」還可以有「吹過境」進行式的讀法。真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了。

2:25:38 淨空老法師:「眾神一體」實有自也、實有以也。

2:39:20 2:53:34 核對中華書局本《莊子今註今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