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慮一得齋OnLine_觀死書齋-Yahoo/Hexun/Blogger/sina/Xuite

觀死書齋暨Spread、和訊博客全文檢索

2018年6月9日 星期六

《莊子》(莊子(選))一起讀懂實境秀 8/ 坐忘 心齋 回之未始得使,實自回也 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 道可得學邪 守之 何居乎 而獨不聞之...



1:20 1:50 《韓非子》「三人成虎」一段文字也像《莊子》「坐忘」這段一樣,刻意重複。
顏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謂也?」……它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坐忘矣。」

3:11 而果其賢乎,丘也謂……
3:30 其易耶?易之者
无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无聽之以心, 5:15 而聽之以氣。 5:04 聽止於耳,心止於符36。 4:50 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 5:33 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顏回曰:「 6:15 13:22 回之未始得使,實自回也; 19:15 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謂虛乎?」夫子曰:「 21: 51 盡矣。吾語若,若能入遊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則鳴,不入則止。 22:06 无門无毒【「門、毒」即前文「其易邪」「易之者」的「易」,下文「道可得學邪」的「學」】, 23:13 一宅而寓於不得已,則幾矣。」
14:44 喪其耦=吾喪我
18:40 知其所以然

7:00 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 37:21 厲風濟則眾竅為虛。 6:44 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
9:00 36:48 2:10:50 女聞人籟而未聞地籟,女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
9:00 24:01 36:48 40:30 而獨不聞之翏翏乎
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 10:07 37:10 怒者其誰邪?
11:10
原動力
元兇
罪魁禍首
源頭
淵源
13:00 飛星傳恨

46:45 是唯无作,作則萬竅怒呺。42:04 而獨不聞之翏翏乎
47:30 「之翏翏」的「之」=此(這)=彼(那)

1:31:01 而=能=耐 雙聲 1:35:20 而乃 1:44:50 「而=我=我們」 《莊子》這裡「而獨不聞」的「而」也適用!
24:48 43:02 1:36:30 3.而→耐 假借為「乃」=乃=竟(畢竟、究竟、終究)=居然
而=乃、居然、竟然:
45:20 你 尔 爾
1:37:20
3.而→耐 假借為「乃」=乃=竟(畢竟、究竟、終究)=居然
而=乃、居然、竟然: 1:47:30
连词。用在主语、谓语之间以强调主语,含有「竟然」、「却」之意。●《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宋苏轼《潮州修韩文公庙记》:「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漢語大詞典》)
1:44:25 而=能=耐 雙聲
而=能: 1:47:00
能、可以。《戰國策.齊策六》:「齊多知而解此環不?」《淮南子.原道》:「行柔而剛,用弱而強。」(《國語辭典》)

51:10 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誰邪?

51:52 居然 何居乎
52:30 居 1.故2.起居的居=模樣3.安處4.居=乎5.居然的居

54:40 5.居=居然
「居然」為什麼用「居」字 1:04:11 1:16:02
∵ 「居然」原是「安然」「顯然本來」的意思(《詩經.大雅.生民》:「不康禋祀,居然生子。」參見《國語辭典》又參見《漢語大詞典》 1:23:14 1:27:25 ),安然就容易不在意、容易認為理所當然, 1:24:55 就容易忽略掉、疏忽了;等到一旦失去了、不再有了,才覺察、覺悟到「竟然」是這樣地可貴和重要。如「當時只道是尋常」(納蘭性德〈浣溪沙〉) 1:07:51
∴ 「居然」才有「竟然」的意思
56:10 何=類似英文 1:20:55 How What ,如:
How+adj. adv What+N.
How beautiful!
What a beauty!
1:00:22
何 居 乎
多麼 居然 啊
多麼 令人驚訝驚呼連連 啊

真按:何居乎!=何居然!
居乎=居然

1:09:14 1:09:30
居本來就是一種動作:
(1)住 居住 (2)坐: 1:08:50
坐下。《論語.陽貨》:「居,吾語汝。」(《 國語辭典》)
⑨對錯問題,回到二作 坐,不就是前文「隱几而坐」的坐?!!! 1:12:40
何居 不就是 何坐?
何 居 乎!
這是 什麼 坐的樣子 呀!
「怎麼『坐』成這樣姿態、姿勢」
「何居乎!」=「這是什麼坐姿啊!」

1:14:20 居心叵測 「叵」 乃「可」之鏡像反轉
1:21:30 居德則忌 說大人則藐之
1:24:00 何事居然無賞心
1:30:20 大通

1:01:21 「獨不聞之翏翏」的「之」
1:52:12
天籟就是
翏翏1.=刁刁=調調2. 1:52:33 1:54:42
莊子故意用這些疊韻字,來形容、指稱那個見不著、聽不見、摸不到的天籟。
得意忘言 1:53:31 2:12:30 2:59:10 依義不依語 3:01:50 不要買櫝還珠、捨本逐末、取捨失當
得魚忘筌
不要死在他用的詞彙上,而要注意他用這些詞彙的背後指涉、指示物是什麼!這才是他表達的重點。
2. 翏翏(ㄌㄧㄠˊ):長風聲。 1:54:42
此說乃出自郭象注。
《經典釋文》曰「翏」:
李本作「飂」,音同。 2:05:00
1:59:00 《注》:長風之聲。釋文 2:02:10 翏翏:良救反。又:六收反。長風之聲。 2:05:00 李本作「飂」,音同。又力竹反。 2:02:40 聲音變化的關係 ㄠㄡ相通之證:繆、修條、周稠調雕
③字形結構換部首
長風=大風
乘長風
破巨浪 ⑥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2:08:35
風聲怎麼會聽不到?
這是指風本身的聲音 不是風和其他物體交擊發出的聲音;而我們一般以為聽到的風聲,其實都是這種交擊的聲音,並不是風本身的聲音。這應才是莊子的本意。
2:11:40 《莊子今註今譯》
翏翏:長風聲。李本作「飂」,音同(釋文)。按「寥」為「飂」省( 馬敘倫《莊子義證》。)

1:01:52 之 1.此2.語助詞 1:49:30
1.之=此這個、彼那個 指示代名詞所有格 1:03:05
此、這個。《詩經.邶風.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莊子.知北遊》:「知以之言也,問乎狂屈。」(《國語辭典》) 1:49:58
2.語助詞,無義,可省略。可省略那為什麼莊子還要加?因為拉長語氣、強調「翏翏」是決定看不到、聽不到、覺察不到的。提醒聽者、讀者注意。



25:55 南伯子葵問乎女偊曰:「子之年長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26:24 吾猶守而告之。參日而後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後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
其名為攖寧。 26:50 攖寧也者,攖而後成者也。

29:00 道可得學邪? 守之 又守之【「吾又守之」=「吾喪我」;「之」=「喪我」】
27:50 而後能朝徹;朝徹,而後能見獨

google 遠端桌面
1:41:20 末學親眼見到先母老佛爺往生時爬蓮臺的聖象
1:43:40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聖嚴法師法語

2:12:52
山林之畏佳11,
大木百圍之竅穴
⑥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百圍 修飾、說明大木的詞彙
百人合抱圍起來的有這麼大圓周的樹木
誇飾 文學語言
之:的
畏佳 2:15:10
畏佳 ⑥相對位置有相關字義 竅穴
洞穴 在大木上 可能是被雷劈的洞,或者蟲蛀,或者自己畸形…
∵ 有竅穴就是不平、不齊
可推知 「畏佳」應該也是不整齊、不平面的東西 而且是在「山林」之中,就像「竅穴」在「大木」之上

畏佳 2:19:40
假借(叚借)
聲音變化的關係
字形結構兼音義
③字形結構換部首
畏佳=畏隹
∵ 「佳」和「隹」字形相近導致寫錯 (形近而誤) 3:33:40
《老子》「佳兵不祥」此「佳」也是「隹」的錯別字。這是字形上的錯別字,不是同音錯別字。同音錯別字就是通假字(假借字)。 2:23:20
隹(「雞」的右邊,「應、鷹」裡也 有「隹」) ③字形結構換部首 唯
隹=唯
佳兵不祥=唯兵不祥
「唯」也作語助詞 發語詞 「夫」在句首也是句首語助詞。
畏佳=畏隹 2:27:15 2:46:27
隹 字形結構換部首 山部 崔 「崔」不是光「姓」的意思,本來就跟「山」有關,所以它从「山」部(它的部首是「山」)
隹=崔 2:29:55 2:35:00 2:40:50 3:33:40
(二)cui《集韻》遵綏切,平脂精。
〔畏隹〕也作“隹隹”。髙大。《集韻•脂韻》:“崔,崔崔, 高大也。或作隹。”《莊子•齊物論》:“山林之畏隹,大木 百圍之竅穴。”王先謙集解:“畏隹即㟪崔,猶崔巍。” 2:35:35
畏 ③字形結構換部首 山部 嵔=㟪
畏佳=畏隹=嵔崔(疊韻聯緜詞 連緜詞) 2:38:20 2:43:30
「山勢高下盤回」(課本) 崎嶇不平 凹凸不平 …… 2:40:40 2:42:18 2:43:20
高下 是垂直的不平 盤回是平面的不平

2:53:11 2:54:12 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
似洼者,似污者。
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 3:17:14
此段文字可分二部分,或三部分。
第一部分:形狀各不同。這麼多麼形狀就是前文的「萬竅」 2:58:20
第二部分:聲音各不同
若分三部分,則是中間的過渡的「似洼者,似污者。」這兩句,這其實仍屬第一部分,也是講形狀。只是因為下文(第二部分)都不再用「似」字,而用「者」字,所以用這二句來銜接,讓讀者讀起來不會那麼突兀。
3:00:00 其實這一堆要講的就是「不同的形狀,會發出各類的聲音」
因為是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 所以才列舉這麼多 3:14:25 3:16:00
這是莊子文筆的「障眼法」 2:59:10 3:20:10
只要懂得「得意忘言」 你就不會被他的「言」給障住了 就不會「死在字下」「死在句下」

3:02:45
推測它的讀音,③字形結構兼音義 ③字形結構換部首 可能唸「研汧」 結果是唸:「笄」(及笄) 3:08:45 大陸也唸「笄」這個音。
「枅」的「柱上方木」(課本註釋)圖樣、樣子,可參考此頁: 3:10:10 3:20:25
〈虎頭山走春〉http://longbonh.blogspot.com/2011/02/blog-post_07.html
用google圖片查「枅」也可以。
3:14:35 3:16:20 3:23:50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3:23:50 如何快速瀏覽到長文件的指定位置 3:30:40
課本註釋云
圈:孔圓深如杯圈。
當是「似圈:孔圓深如杯圈。」
「如」就是解釋「似」字。「杯圈」才是「圈」字。「孔」即前文「畏佳、竅穴」。

3:34:40 末學沒有智慧財產權,我們大知閑閑,不屑被保護 感恩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